目前分類:2008金馬影展 (4)

瀏覽方式: 標題列表 簡短摘要


Director: Philippe Garrel/法/2008
原本是抱著這次片單沒有浪漫的愛情片,所以排了看起來很像什麼巴黎XXX系列的愛情電影,而「黎明之前與妳相遇」怎麼聽都覺得很浪漫。的確,前半段都是屬於標準的法國式戀愛,冷調的熱情如火、柔情纏綿、死去活來、沒有你我活不下去,結果女主角真的活不下去了,然後‧‧‧就變成鬼片了,當她突然以女鬼姿態現身時,只聽見全場倒吸了一口氣,結局也頗為駭人。但整部電影的黑白畫面與光影其實是極具詩意的,敘事手法也頗為隨性,甚至庸懶,果然是法國啊。

講述一為攝影師Francois愛上有夫之婦,充斥著極端情緒的關係使得他決定離開,與令一個女孩相戀,含恨而死的她化成幻影在他毫無防備之時出現在鏡中,叮嚀著:你愛的人,是我。就在Francois結婚前夕,她又出現了‧‧‧

其實嚴格來說,鏡中的幻影也不一定是鬼魂,也許是Francois自我的精神分裂,只要召喚,她就出現,那麼問題便出在他愛的人其實真的是Claire;但如果真是鬼魂,一直要說服Francois到鏡中世界(死亡)的Claire不是愛,而是恨她得不到的一切,他們的愛,說穿了只是建立在激情之上,仔細觀查就連對話都空乏枯燥,徒留床上的擁抱與親吻。當然love is instinct是無法否認的事實,但光靠本能愛戀是不夠的,許多痛苦萬分的男女,就這樣繞著圈子轉不出來,於是自取毀滅之餘,也得拖著他得不到的下水,這樣的結局似乎莫名地成為一種悲淒的「美麗」?而被留下來的,只有為了停留在淒美的瞬間而連後續交待也不給的未婚妻與腹中的小孩,何其難堪。

lynnliu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5) 人氣()


Director: Luc Dardenne & Jean-Pierre Dardenne 達頓兄弟/比利時/2008

達頓兄弟迷人之處在於他們說故事的能力,也就是總會寫出非常厲害的劇本,拍攝手法走寫實路線且愛用手持攝影,畫面顛跛。不過這次「沉默的蘿娜」的鏡頭倒是出乎我意料之外地穩定,風格也與他們之前的作品有些許差異,但故事本身呈現出來的「後座力」依然非常「達頓」。「蘿娜」的故事比他們之前的作品更加複雜,對話變多了,鏡頭也一別以往的親近,以較為疏離的方式使觀眾難以接近角色,只能遠觀,因此感動共鳴遠不及「孩子」與「美麗蘿賽塔」,但回音般的餘韻卻會於觀影後在心中迴蕩。

講述一位靠在洗衣店工作與假結婚來賺錢圓夢的蘿娜,在欺騙與照顧毒蟲「丈夫」的過程中動情,卻無力阻止殘酷的命運。假結婚的題材其實並不新穎,李安的「喜宴」及張艾嘉的「少女小漁」也都處理類似的議題,但「蘿娜」卻更加地寫實與殘忍,參雜了犯罪、謀殺、毒品等元素。一開始的蘿娜對於毒蟲丈夫克勞迪其實極為厭煩,只想快點離婚離開他身邊,再接下一樁生意,卻又無法無視於他的需求,照顧他生活中的大小事。另一方面,克勞迪在極度無助的狀況下,身邊卻只有蘿娜,即使他清楚蘿娜的不屑與自己的可悲,也只能死纏爛打哀求她的幫助。極為單純善良的克勞迪只求能夠重回人生的軌道上好好的過活,在他身上可以看見人性的求生本能,一個已經毫無退路的人卻抱有如此強烈的求生意志,也因此終究打破了蘿娜的心房,也或許是激發她的母性,決定伸出援手,協助戒毒,但現實的殘酷卻依舊無法避免:錢與生存。

金錢在這部電影中扮演相當重要的角色,除了是生存的必需之外,它是欺騙的動機:蘿娜為了實現與男友合開餐館的夢想,與貪財的法比歐合作假結婚的生意;它是爭吵的開端:蘿娜與克勞迪關係變化的轉戾點、與正牌男友的爭吵;它是信任與情感的表現:克勞迪總是將他裝滿鈔票的信封交給蘿娜,只拿取買煙或買菜的錢;它是道德與罪惡感的表徵:克勞迪因她而亡,所以蘿娜想為他們「未出世」(其實並不存在)的孩子開戶、想將錢留給克勞迪真正的家人們,但卻遭到羞辱。當金錢轉化為罪惡與羞辱之時,「贖罪」似乎才是唯一的出口,得不到救贖的蘿娜,便走向瘋狂。

lynnliu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2) 人氣()


Director: Stanley Kubrick/1968/USA

     在講電影之前,先談談片名中的Odyssey「奧德賽」。希臘文學中的經典荷馬(Homer)史詩「奧德賽」(Odyssey),無論是故事本身或其中的角色,幾百年來一向都是文學家及哲學家們喜愛採用的元素,例如喬哀斯(James Joyce)的「尤里西斯」(Ulysses,奧德賽中Odysseus的拉丁名);也曾被改編成電影的小說「冷山」(Cold Mountain)也是以奧德塞為藍本;女性主義作家瑪格莉特‧愛特伍(Magret Atwood)甚至以主角Odysseus的老婆Penelope的角度為出發點,重新詮釋「奧德塞」,寫出了"The Panelopiad"。而此部科幻及影史中的經典之作「2001年太空漫遊」,如同英文片名,改編自Arthur C. Clarke以「奧德賽」為藍本所寫出的科幻小說,只是希臘史詩中的Odysseus是在海洋上漂流,而電影中化身Odysseus的大衛是在宇宙之中漫遊。"Odyssey"的重要性究竟在哪裡?答案便在主角Odysseus身上,他被喻為是文學史中第一位「現代人」(modern man),他打破了「伊利亞德」(Iliad)傳統史詩中「只為榮譽戰死沙場」的傳統英雄形象,例如半人半神的阿基里斯或Hector。相反地,Odysseus是凡人中的英雄,為了生存下去、為了回自己的國家而在海上面對著各種挑戰,就這樣漂流了十年。故事中,他踏出獨眼巨人的洞穴(像徵原始自然、子宮),大聲宣布"I am Odysseus",便像徵著人類文明脫離原始的掘起,而整部史詩更是Odysseus追求自我身份定位的漫長過程。電影,也是以「人類的誕生」作為開場。

    整部小說及電影不管是極為開放的詮釋空間或拍攝手法,大概可以讓許多唸電影、文學、哲學的人寫篇論文吧,但我沒唸過文本,也不太懂科技,只有一陣子迷戀過科幻片,最近因為上課的關係又重新燃起對科幻片的熱情,總之我只能用文學性而非科學性來看這部經典之作。 「2001太空漫遊」原先我只看過DVD,這次金馬影展將它再次搬上大營幕(選日新威秀真是好!),更是加強片中視覺與聽覺的感官震撼,片頭在理察史特勞斯的交響曲「查拉圖斯特如是說」搭配上畫面呈現宇宙的廣大無垠,讓所有觀眾在被撼動的瞬間爆出一連串掌聲,然後出現字幕:「人類的誕生」。人類文明究竟是如何開始的?在懂得開始使用除了雙手以外的「武器」開始。在「人類的誕生」喬段之中,有一幕影史著名的跳接鏡頭:一個正在互相廝殺的人猿揮舞著被當作武器使用的動物大骨,突然牠將其拋向半空中,正在空中往下墜的骨頭突然間換成一艘遨翔於宇宙中的太空梭,最原始的「武器」變成了人類發明的「機器」,這跳接鏡頭可是一下子躍過了四百萬年間人類文明的演變史,直接進入未來機器與人類的「預言」。


lynnliu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5) 人氣()

 


Director: Robert Logevall / 2007 / USA

    雖然一開始就感覺美國人導村上春樹的小說不知道會變成什麼東西,基於對村上強烈的喜愛,我還是將套票中的一席給了它。果不其然,整部電影除了故事主軸以外,完全脫離了村上小說中貫有的獨特氛圍,與之前市川準改編的「東泥瀧谷」相較起來,實是差了一大截。也許是因為導演將小說中的時空背景、主角國籍等全部大風吹,東京變成洛杉磯,主角變成住在韓國城中的中美混血兒,阪神大地震變成舊金山大地震,如此的混雜設定已然是面目全非,光是選定「洛杉磯」這個地方做為改編版本的所在地,就是致命的敗筆,太過明亮,太過粗糙,太過活潑的既定印象,與城市疏離感十足的東京本身就已不符,更遑論試圖要呈現村上式的虛無及孤獨了。

    曾經有人說村上春樹的小說幾乎沒辦法改編成電影,文字的風格太強烈,場景設定徘徊於現實與超現實之間,但又沒到魔幻寫實的程度,時常靠著小說中落落長的怪異對話來建構出故事,而那樣的怪異性實在是很難用影像精準表達出來,市川準的「東泥瀧谷」在某種程度上的確是有成功地將村上式的風格展現在營幕上,但去年接著挑戰「神的孩子都在跳舞」的美國導演我個人是認為完全失去味道,要麼就認真揣磨村上該有的氛圍,要不就完全創造自己的風格,但可惜的是他導出了一部四不像,空有一個故事的框架和小說中怪異的對話罷了。

lynnliu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1)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