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irector: 三池崇史
好看在哪裡?
1. 男子漢雨中撥頭髮,制服流氓伸懶腰、抝手臂,帥翻了
2. 高校格鬥,我最狠我最兇,多熱血
3. 黑道也來插一腳,我最愛
4. 暴走族也來插花,酷炫

lynnliu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Director: Joel Coen & Ethan Coen 柯恩兄弟/ 2008/ 美

    在威尼斯影展及市場一片惡評之中(但IMDB觀眾投票給了頗高的7.9),我依然為了柯恩兄弟及黑色電影步入電影院觀看,對柯恩電影品質付出的信任的果然是正確的,這部電影實在是戲謔至極,完全對準喜愛黑色電影觀眾的口味。其實每隔一段時間就會出現幾部這類犯罪、黑色、戲謔的電影,例如小勞伯道尼主演的「Kiss Kiss Bang Bang」、Simon Pegg的「Hot Fuzz」等等。而許多演技已達爐火純青境界的大明星也非常喜愛參與演出,無論戲份的多寡,只求能夠在裡面翻天覆地一番。無庸至疑地,柯恩兄弟更是黑色電影的翹楚,由早期的「巴頓芬克」(Barton Fink)、「謀殺綠腳趾」(The Big Lebowski)、「冰血暴」(Fargo)到他們歷年最佳的電影「險路勿近」(No Country for Old Men),玩弄複雜的人性、命運的荒誕及現實的暴力毫不手軟,在某種程度上對觀影者來說其實是頗為殘忍,但卻無法抗拒他們電影中的邪惡荒謬。

    「即刻毀滅」(Burn after Reading)是我看過的科恩兄弟電影之中,節奏及劇情最明快,也是他們黑色喜劇中我個人認為最戲謔的一部。在即刻毀滅之前,他們令我印像深刻的總是令人神經緊繃,充斥著血腥暴力的黑色犯罪電影,例如冰血暴及險路勿近;其他諸如閃靈殺手或綠腳指等等的喜劇,好看,但比起他們較嚴肅的作品,就覺得就遜色許多。現在,這部「看完就燒掉」,實是戲謔地大快人心,片中眾星雲集,各個演技真的是無可挑惕,尤其充其量是個配角的布萊德彼特,不顧一切就為了要演好裡面最愚蠢的查德一角,搏取觀眾的哄堂大笑,真是不得了,令人想起他在另一部黑色喜劇「偷拐搶騙」中的表現。


(John Malkovich, alias Osborn & Richard Jenkins, alias Ted)

lynnliu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6) 人氣()

     相信許多人認識溫德斯是因為「慾望之翼」(非The Wings of The Dove)這部有關天使要變成凡人(沒錯,X情人便是根據此片改編,但差多了),近乎黑白片的唯美電影。再者,就是因為掀起一陣拉美音樂風潮的紀錄片「樂士浮生錄」,而搖滾樂痴們也一定對他部部使用大量經典搖滾樂的電影不陌生。另外,小津安二郎的影迷們也不能錯過溫德斯的「尋找小津」,我還記得當時看完淚眼汪汪,因為正值在迷小津電影的多愁善感。看溫德斯的電影,對我來說就如同讀村上的小說,孤獨、迷惘、卻又試圖要去尋找一個方向或出口,襯上搖滾樂更是放大了內心的孤寂。但他的作品並不虛無,也不負面,你迷惑你孤獨,終究還是得要活下去,走自己的路,過自己的人生不是嗎?It's all about existence,that's what I see in his movies. 而現今依然活躍於電影界的溫德斯,十月底(10/24~30)要來台訪問七天!!!有「里斯本的故事」DVD簽名會和「溫德斯的電影課」座談會等等,另外,他此次也擔任陳駿霖導演新片「一頁台北」的監製。勢必是趟朝聖之旅。

     所以政大電影社在他來訪前夕辦了溫德斯影展喔,免費入場。去溫習(認識)大師名作吧! 個人私心推薦「慾望之翼」、「巴黎德州」、「雲上的日子」(當初是翻在雲端上的情與慾,值得看的原因是這部片是他和去年辭世的安東尼奧尼合導)和「尋找小津」。

場次
10/02(四) 慾望之翼 Wings of Desire
10/03(五) 咫尺天涯 Faraway, So Close !
10/07(二) 愛麗絲漫遊記 Alice in the Cities

lynnliu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Director: Serge Gainsbourgh 塞吉‧坎斯伯/France/1976
    故事如此簡單:一位名喚Krassky的Gay在一片荒蕪中的咖啡館中遇見了一位像小男生的女孩,Johnny,兩人一見鐘情,愛得乾柴烈火。但Krassky善妒的愛人,Padovan,看著即將無法挽回的愛人,決定用他的手段來力挽狂瀾‧‧‧‧

    在1976年拍出這樣驚世駭俗、放浪行骸的片,也真不愧是Serge Gainsbourgh。性別的錯置打破了一切藩籬,就算愛上了女兒身,Krassky就是雙性戀(bisexual)或異性戀(heterosexual)嗎?答案是否定的,他以男同性戀的身份愛上他眼中的「清秀男孩」,他愛他,但並不愛她。這點於他們在床上Krassky只能從背後來、看見穿著洋裝的Johnny面露厭惡便可證明。很明顯地,強尼女孩選擇刻意忽視這個問題,天真地相信只要有愛便足夠。為了襯托近乎獸性的愛,全片風景一片荒涼寂寥,像是西部片中會出現的黃土景像。而性愛畫面更是粗暴,卻不暴力。兩人的愛其實絕大多數是建立在性的吸引之上,令我聯想到另一部情慾經典「巴黎最後的探戈」(此次影展也有播放)。人啊,厭了、膩了便尋求新的刺激,看似愚蠢衝動的Padovan果真厲害,在他們愛到最高點時,逼迫強尼女孩正視問題,吼出她自己內心最深處的吶喊。只要是人,自尊受到嚴重侮蔑時,是什麼也挽回不了的。

    片名取得好,「我愛你,已不愛你」,原本以為前面的我愛你應該是過去式,但看看法文片名,"Je t'aime"是現在式。如此一來便沒有邏輯,但愛情不也就是這麼一回事,沒有邏輯性、無形的。「為什麼喜歡?」其實跟本答不出來,除非你開始回想,進行所謂的理性思考,條列式地說出理由,但那並不是你原先愛上他的理由,這些條列不過就是你喜歡他的地方。否則只要出現另一個也有相同條件的人,你不也可以輕易地愛上對方嗎?

    我一定要私心地說一下Jane Birkin,真的好美。片中的極短髮將她的臉蛋襯托地更加細緻,甚至比長髮的時後更美麗。正職其實是位歌手,一直到現在都在唱,而片中的同名歌曲也出自於她與本片導演(當時兩人是戀人)的合唱,「如做愛呻吟般輕柔的吶喊」,說得真是好。片中數度播放這首主題曲,但刻意將原曲之中的呻吟聲抽掉,成了一首青春洋溢的情歌。或許是因為歌曲若再如此肉慾,整部片便會流於情色吧。雖然安東尼奧尼的御用女星是許多人心中的女神Monica Vetti,但其實Jane Birkin也是在他的Blow Up(春光乍現)中出線。不同於Vonica Vetti的熟女之美,Birkin是在清新之中帶了令人無法抗拒野性,尤其實那雙眼睛。雖然現在年華已逝,風韻猶存。

lynnliu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4) 人氣()


Director: Ulrike Ottinger 烏瑞克‧奧廷格/1981/德
    猶記得看完電影散場後與某位好友的好友碰頭時,他替這樣的電影下了一句我覺得極為貼切的註解:「啥小片」,害我很想多設一個「啥小片」分類。但別誤會,啥小片不是不好,只是令人丈二金鋼摸不著腦。整部片怪誕開始、荒誕結束,惡搞文學、政治、宗教、偉人、奧運;呈現(之所以不用"探討",是因為這樣的方式實在太過形而上)女性、反死刑、反戰、環保、毒品等議題。就算你再專注、再認真,大概也無法完全理解它倒底要說什麼,只有導演自己知道(或者連他自己都不知道)。而啥小片通常會如同知識大考驗般,融入許多元素。如同此部電影中在不同的時空背景轉換身分、性別的主角"Orlando",只要熟悉英美文學或意識流小說的人便會知道其原形為Virginia Woolf名作「Orlando: A Biography」中的主角。另外,希臘神話、童話、史詩中的人物也是百用不膩,從「神話百貨」中的Zeus、女版的Cyclopes(獨眼怪)、"Odyssey"中女人國為了射箭方便而割去半邊乳房的女戰士到以七位侏儒扮得七矮人,都在片中大大的被惡搞了一翻,甚至連耶穌也不放過。在「Freak World(City?)」之中的一切都極為前衛及超現實,Orlando就如同Woolf小說中的主角不斷轉換身份,每死一次就換另一個時空扮演另一個角色,但總會做出(莫名)錯誤的決定又導致另一個自我的死亡。我個人頗喜歡倒數第二段中與連體雙胞胎的戀情。最後一段的「年度最佳醜人(怪胎)」中的嘲諷真是尖銳,眾怪胎費盡心思表演,希望能得到首獎,結果最後得獎的竟是西裝筆挺,提著辦公包,恰巧路過的宙斯拿走,而他看了獎項,反正得了獎還是極為開心。好吧,說真的我實在是有看沒有懂,前面數度短暫失去意識,但超現實的畫面、導演想像力的確是怪誕地有趣,啥小片的魅力大概也就在於此吧。


(執行死刑的引路人與狗)

--------------------------------------------------------------------------------------------------------

lynnliu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Director: Marina De Van 瑪欣娜‧德‧凡

    在某次舞會上,Esther腿部意外受傷,但當下卻沒有感到痛楚,從此她便無法自拔地以金屬利器割自己的肌膚。正起步的事業、關係穩定的男友、老朋友,都因為她對自己身體的新發現而產生變化。就我個人而言,這是我觀影經驗中少數產生心理恐懼的電影,這裡所指並非看「奪魂鋸」系列因血腥殘忍不敢直視的恐懼,而是片中女主角緩慢而冷靜地沉淨在自殘中所帶來的精神融合感官的恐懼。鏡頭貼近、硬性逼迫著你觀看整個綿密壟長的過程,極度寫實。就算你選擇閉上眼睛,導演抽掉背景音樂,她啃食、吸吮的聲音嘖嘖作響,所以唯一的方法,也是許多觀眾做出的明智選擇:奪門而出。一開始我的確是害怕,但看著她單純滿足而並非失去理智、狂喜的表情,不適感突然便減低了許多,最後在她於相互衝突的情緒之下繼續自殘時,和她一起流下了眼淚。

 

    變(病)態V.S.自我,所謂變(病)態本身就是由社會所定義,這也是部分觀眾奪門而出的原因,因為畫面太過變態、噁心。但引起我害怕的原因或許是自身即將被撩起的嗜血與想像並反應在自己身上的痛楚,所以我笑著(掩飾)說好痛。回到變(病)態與自我,這是Esther在片中所面臨的衝突,一開始,她天真地試著坦誠以對,但男朋友及朋友紛紛對於她的行為感到不解、厭惡,「這是病態,告訴我你不會再犯。」為了保有身邊的人事物,她數度選擇放棄自我的欲望,但人性無法控制的地方也在於此,嘗試著兩邊兼顧的後果便是自我毀滅。發瘋,並非是「切膚」行為本身,而是社會、自我的拉扯與衝突所導致。片中Esther瘋狂的表情是在她陷入抉擇與無法抑制自我的痛苦時才出現。要保有身邊所有的人事物還是滿足自我? 但大家都知道,不被社會所接納、支持,做自己是多麼困難的事。也或許在這樣的體制之下做自己原本就是件無比奢侈的願望。

 

lynnliu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你瞧多可愛,我好喜歡。) 官方網站上線:http://www.goldenhorse.org.tw/gh_tc/

一改往年影像豐富的插畫風格,今年金馬影展的海報視覺充滿了幾何抽象的設計感,在金馬執委會的積極邀約下,近來在設計界備受矚目的設計師聶永真,為金馬影展設計了簡約中帶有童趣的新版視覺。 今年金馬影展的海報視覺以黑底橘色為主色調,對比活潑簡潔,圖像中馬兒一躍而起呈現出活力四射的氛圍,設計者聶永貞表示:「對於金馬影展的印象一直是華人影展指標的代表,對於前衛及古典的不同電影文化,充滿了強大的包容性。」因此他在接受金馬影展的邀約後,不斷思考如何讓奔騰已久的金馬再次充滿年輕的活力,在設計過程中,聶永真說:「我想區別前幾屆視覺較繁複的做法跟畫法、以簡單色塊幾何與圖案反轉的做法,製造觀賞的趣味。而黑底亮色且略帶放射形的海報內容,跟電影放映時的感覺、原理相像。」相信大家不難發現從視覺影像上,透過戲院的開門光影映射出金馬躍起圖像,充分的連結了金馬影展與電影密不可分的關係,也巧妙的傳達出金馬影展鼓勵觀眾走入戲院的期望。

(本新聞由台北金馬影展執行委員會提供)


lynnliu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Director: Stanely Kubrick 史丹利庫柏利克

我現在再拿出Nabakov的Lolita,唸第一頁那段文學史中經典的開場,還是忍不住全身顫慄,由其在描繪"Lolita"發音時舌頭的動作:

"Lolita, light of my life, fire of my loins. My sins, my soul. Lo-lee-ta: the tip of the tongue taking a trip of three steps down the palate to tap, at three, on the teeth. Lo.Lee.Ta. She was Lo.plain Lo, in the morning, standing four feet ten in one sock. She was Lola in slacks. She was Dolly at school. She was Dolores on the dotted line. But in my arms she was always Lolita."

lynnliu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2) 人氣()

 
    印度,一個融合惡臭、噪音與詐騙的國家。走在街道上,迎面而來的是蒼蠅及閒晃的牛隻吃著路邊堆積成山的垃圾,空氣中瀰漫著在酷熱之下蒸發的屎尿味,人群的臭汗淋灕。一輛輛車尾標示著「Horn Please」的車,五花八門的音調及節奏的喇叭聲自你踏進印度這塊土地開始便不絕於耳,司機們面無表情地猛按著喇叭不放,或許對前後左右的車輛打呼,或許在雍塞的車陣中打發時間。街道上裝飾著各種交通號誌,她僅慎地左顧右盼後急急地穿越車水馬龍。或許她會開始焦燥難耐,頭痛欲裂,口出穢言。搭火車、rickshaw、買東西、住宿或有人主動願意提供協助時,得提防著對方是否是披著羊皮的郎。

    是的,印度被稱為是背包客旅行的終極之地,土地的遼闊、惡劣的環境、鋪天蓋地的騙子,加上在當地觀光旅遊資訊不易取得,使其擁有這樣一個美名,每年吸引無數背包客前往體驗一番。對於前往這樣終極之地旅行,她也不免感覺自己真是不自量力。途中經歷了些小風小浪,但這樣不算長的印度旅程加上最先在阿富汗擔任志工的日子卻在她午夜夢迴之餘不斷入侵,回到台灣時甚至數度無法適應自己出生地的日常步調及氛圍而感到沮喪不已。
   
    在印度生活的這段期間雖然每天生活在惡臭、噪音及不安之中,但大部分的時間她其實沉溺於靜謐之中,一種極度自我的寂靜。她可以不說話,在不適合上街的炎熱天氣下坐在各屋頂餐廳一下午,看書、寫雜記,甚至只是坐著抽菸。又或者躺在潮濕中帶點霉味的床舖中睡去。下午上街閒晃,抱著一本厚重的India和礦泉水,看著地圖卻依然搞不清楚東西南北而迷路。雖不似正午如此酷熱,空氣中卻似連細小的粒子都包含著熱氣般悶濕,街上喧囂依舊,商家與司機的邀暍聲此起彼落,往前看,要閃避牛隻;往下看,要跨過水窪。她開始滲汗,呼吸急促,但她依然享受在夾在混亂間隙之中的絕對寂靜、漫步在雲端的節奏,色彩繽紛的人群、美味無比的各式咖哩及萊姆汁。夜晚躺在床上時,她感到似乎在這個城市待了很長的一段時間,但其實這只是第一個晚上。沉沉睡去,暗自懇求今晚她那固執活躍的潛意識別來擾亂她的寧靜,因為她知道隔天一大早,她便會被一陣小孩的哭鬧聲叫醒而感到憤怒,這是在印度唯一能使她焦慮的罩門,像阿基里斯的腳踝一般。喔,對了,還有找不到非素食(non-veg)的餐廳。
    

lynnliu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影片介紹請進:http://www.twfilm.org/bodysong/
9/12 18:30
一樹梨花壓海棠:硬是要再看一次大營幕版
9/13 15:00 我愛已不愛你:Gay愛上Tomboy
9/16 19:35 怪誕佳人奧蘭朵:喜歡前衛藝術嗎?
9/17 20:25 遍體鱗傷 + 強索德客、布拉格、1990:喜愛攝影要來
9/18 19:30 死亡萬歲:戀母,超限
9/21 18:30 切膚:自虐,超限

lynnliu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我沒有看過Rent的舞台劇,但我本身其實並不是很喜歡Rent這部電影,
只是裡面人工家庭(Artificial Family)模式很吸引人,所以修戲劇選時
結合了Kurt  Vonnegut 本人及小說有關Artificial Family的論點寫了
短篇的essay,許多地方還未修改,要更加完整的呈現約得寫成10~15頁
的paper,既然與電影相關就放了上來。

(Rent 原是由歌劇「波西米亞人」La Boheme為藍本改編的,除了時空背景,

lynnliu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9/5~9/26 身體之歌影展@光點 
場次表
簡介:
還記得你曾經解剖過洋娃娃嗎?

西方人通常喜歡說他們的哲學是身體和心靈分離的;而東方人則喜歡談身體和心靈合一。西方讚頌心靈但貶抑身體:心靈是崇高的、純潔的;身體是低賤的、骯髒的。至於兩者合一的東方,其實是以心當身,談心靈合一,直接將身體拭去。這些雖然都是老生常談的千古議題,是粗淺、武斷的通俗哲學,但卻長久困擾著所有的藝術家。


剛出生的嬰兒最先思考的,應該都是身體的問題,餓了、太冷、太熱、褲子溼了、身體哪個部位癢,全都可以用哭來解決,那是用身體表達和溝通的時期。然後,就像我們經常聽到父母對嬰兒所說的:叫爸爸!叫媽媽!這是耳朵!這是鼻子!眼睛!眼睛在哪裡…?頓時,學會了語言,身體也成了語言的一部份,語言取代了身體。我們開始遺忘身體,被教導不能在大庭廣眾前公開觸碰自己的身體,不能這樣…不能那樣…,直到我們把禁忌內化,我們稱之為禮儀,稱之為文化。

lynnliu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2008金馬影展 http://tghff2008.pixnet.net/blog
這次的向大師致敬有法國新浪潮難得的黑幫電影導演梅爾維爾,十一部啊!開心又期待。
雖然我只有看過「獨行殺手」,但已著迷不已。
而且這次走線目前看來似乎著重於新浪潮電影,希望片單出來會很精彩。


2008年台北金馬國際影展,年度大師致敬專題,將正式向台灣影迷推介法國黑色電影大師「梅爾維爾」(Jean-Pierre Melville, 1917-1973)。這位導演在60年代成功塑造巨星亞蘭德倫走紅國際的殺手形象,也啟發吳宇森導演將周潤發打造成小馬哥。得知金馬影展將製作「梅爾維爾」致敬專題,【赤壁】導演吳宇森力挺,親自現身向金馬影迷推薦,「超好看」要台灣影迷千萬別錯過。從高中首度接觸梅爾維爾電影,推薦多部他最愛作品,透露連馬丁史柯西斯都喜愛梅爾維爾,吳宇森導演錄製八段專訪同步於2008年金馬國際影影展部落格,就在痞客邦網址(http://tghff2008.pixnet.net/blog) 上線,全長超過20分鐘。事實上,從吳宇森、徐克、林嶺東到杜琪峰,整個香港幫派電影都深受梅爾維爾影響,2008年金馬影展的「梅爾維爾」專題,為華語片的香港幫派電影溯源,本次影展邀集多達11部梅爾維爾經典影片,全數拷貝放映,同場加映吳宇森自選經典【喋血雙雄】,讓金馬影展觀眾全面感受法國黑幫大師梅爾維爾鏡頭裡,「冷酷」「堅持」「優雅」「精明」的銀幕硬漢,不朽的經典魅力。

lynnliu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1) 人氣()

 
導演:魏德聖
諸多人感動無比地認為「九降風」及「海角七號」是國片市場的救星,因為他們為台灣電影開拓不同於自溺式的風格,節奏明快,劇情緊湊,真摯動人,
就算灑狗血也是恰到好處,題材不失商業性,容易引起觀眾共鳴,讓台灣人又笑又哭地走出電影院,大聲叫好。
這樣的景像令我憶起幾年前易智言等導演拍出幾部破票房記錄,風格清新的電影,例如紅極一時的「藍色大門」,票房也相當亮麗的「十七歲的天空」。
那時也是一片叫好,說會改變台灣電影產業的未來,但最後個人特色強烈的導演們還是將國片拉回了威尼斯、柏林等影展的潮流之中。現在另一波新生代
導演像新芽般冒了出來,包括周杰倫都加入了這一波革命行列之中。

lynnliu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2) 人氣()

Director: 吳宇森 John Woo

若你是羅貫中「三國演義」的忠實書迷的話,看吳導的赤壁大概會氣得直跳腳,因為這是
吳宇森版的赤壁,而不是羅貫中,就像金庸的書迷一樣,對著台灣的神鵰俠侶或倚天屠龍
記破口大罵。換而言之,與其說他是照著三國演義下去改編,倒不如說故事大綱參照三國
志,角色、內容等是由吳宇森擔任「作者」的角色,當然為了戲劇效果,一些在演義中出
現的杜撰也會出現,另外還加上吳導自己加入的事件。

lynnliu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1)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