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lose

 

 
Director: Stanely Kubrick 史丹利庫柏利克

我現在再拿出Nabakov的Lolita,唸第一頁那段文學史中經典的開場,還是忍不住全身顫慄,由其在描繪"Lolita"發音時舌頭的動作:

"Lolita, light of my life, fire of my loins. My sins, my soul. Lo-lee-ta: the tip of the tongue taking a trip of three steps down the palate to tap, at three, on the teeth. Lo.Lee.Ta. She was Lo.plain Lo, in the morning, standing four feet ten in one sock. She was Lola in slacks. She was Dolly at school. She was Dolores on the dotted line. But in my arms she was always Lolita."

   
    庫柏利克版本的「一樹梨花壓海棠」(Lolita) 的開場也有同樣的效果。Close up: Lolita豐腴白皙的腳掌,Humbert溫柔的手指將棉花緩緩塞進她的每根腳指間,替她塗上鮮紅的指甲油。如此隱晦的性暗示,藉著那雙手及腳掌,襯著柔情似水的配樂,惹得我全身發燙。這次身體影展再次把它搬上大營幕,無論如何都想在電影院看一次的欲望驅使之下再次觀賞,沒想到那段開場依然令我燥熱難奈。

    小說本身的經典性和爭議性(戀童)是無庸置疑的。它曾經被翻拍兩次,第一次便由Kubrick來挑戰禁忌,第二次由Andrian Lyne以更為大膽的手法拍攝,但普遍性來說Lyne的版本較Kubrick遜色許多,即使他較衷於原著,更交待了Humbert會迷戀十二歲的Lolita的可能原因(青年時期與Annabel無疾而終的戀情),但Kubrick捕捉住的是小說中Nabakov刻意隱藏在字句之間,若隱若現的情欲流動,Lolita那種透過眼神及表情有意無意,妖精似地,帶點野性的性挑逗。相形之下,Lyne採取的直接手段反倒顯的粗糙了。

    Humbert與Lolita,像是符傲思(John Fowles)的「蝴蝶春夢」(The Collector)中男女主角的「捕捉」與「被捕捉」的關係。在Humbert以繼父之姿佔有了Lolita後,表面上他似乎得到支配的全權,但實際上Lolita在另一個更高的層次上完全捕捉住了Humbert。Lolita頂多是身體上的不自由,她可以逃,然而Humbert是心靈與精神上徹頭徹尾地被監禁於對她的迷戀之中而無法自拔。

    為什麼Humbert會愛上年僅十二歲的Lolita? 那真的是愛嗎? Kubrick在電影中並未描述小說中Humbert在十三歲時與Annabel的一段過往,一場從來沒有完成的性愛。「重返現場」效應,是一種動物的本能,想「完成」曾經做過但未完成的事,舊的事未完,就無法開啟新的關係,人生便無法繼續往前走。於是他要面對,解開「結」。而「戀」的產生,也就在於追求,並完成生命中的缺憾,這些並非愛。更甚著,我聯想至「源式物語」中的光源氏與紫姬,從「養女」長大成為「愛侶」,光源式一手調教出他理想中的伴侶。對Humbert而言:Annabel Haze alias Dolorse Lee(拉丁文代表傷痛的意思,Lolita為其小名) alias Lolita. 他要調教的是另一個Annabel,但Lolita已然無法被任意塑造,或許,他計劃讓Lolita生下另一個Lolita,他便能親自調教成他心目中完美的小妖精‧‧‧‧(這只是憑空幻想而已)

   因主題敏感的問題,電影中飾演Lolita的Sue Lyon實際上已十五歲,使其看起來不會太像兒童,而Sue Lyon那張天真、邪惡又性感的美麗臉龐也真是夠引誘人的。多場性暗示的戲也得使用「塗腳指甲油」這種戲碼或在事後兩人的對話來交待過去,但在我看來要比明講來得誘人得多。另外我也很喜歡在片頭過後那場要槍殺Quilty的的戲,以不見血的方式拍攝,完全切合Humbert此一文學教授的保守優雅的個性。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lynnliu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2)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