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lose


Diector: Sam Mendes/2008/USA,UK
如果你對於「時時刻刻」、「美國心玫瑰情」皆有很深的感觸,那麼,請你進電影院吧,但千萬別抱著要尋找真愛的心態。

散場時,我站在門口焦燥地連續點燃了三根煙,還是無法宣洩那份太過殘酷的抑鬱,只好大半夜地殺到北投泡湯喝啤酒。或許是這部電影太過寫實地呼應了我生活及家庭中的狀況,所以倍感痛苦。「真真切切地感受及過自己要的生活,真的有他媽的那麼困難到需要用生命去換取嗎?」步出電影院時我不斷思考著,但似乎答案是肯定的。「我絕對、絕對不能變成電影中的那些人,尤其是April(女主角),尤其是我母親。I don't wanna end up like that, I have to live my life, to really feel my life.」焦燥漸漸地轉變為恐懼,因為多少仍懷抱著理想的年青人說過這些話,甚至像我一樣對自己發誓,最後卻全變成了片中的模範社會人們,辛勤地做著自己無感的工作,買了房子,生了小孩,美麗的早晨和早餐,What a beautiful life,人生如此夫復何求?然而例外的人,全都成了瘋子,像堅持要出走的April與接受電療的John,可笑的是他們才是電影中唯二沒有瘋的人才對。

一對充滿活力與理想的夫妻,在Revolutionary Road定居後在無形之間陷入了他們原先最不希望有的生活,丈夫Frank做著自己厭惡的工作,想當舞台劇演員的妻子April生了兩個小孩,將家中打理得服服貼貼,三十歲的他們是所有人眼中的模範夫妻。某個契機下April再也承受不住,想起初識時Frank訴說著有天一定要再回到巴黎的神情,她說服Frank辭掉工作,舉家搬至巴黎,由她養家,而Frank就能夠有足夠的時間找出他真正想要做的事,一開始滿載著新生與希望的決定,沾染上社會中所謂的「實際面」時,一切似乎都成為單純的「衝動」。最傷人的,莫過於你將對於人生的冀望寄託在完全了解彼此,且原本擁有與你相同的理想並願意一起分享及追尋的另一半身上,他卻在面對挑戰時選擇了背棄及理所當然的漠視,甚至間接式地強迫你一同走進社會體制的優雅暴力之中。尤其,當堅持要追尋理想的是女人時,她所有激烈的反應都將被視為無理取鬧,她大吵大鬧,是因為她還期望他能理解,殊不知最可怕的,是當她完全沒有反應的時候,一切都將無法挽回。選擇妥協的結果,又是否會像片尾那位將助聽器關掉的老人,空洞地望著鏡頭?


究竟何謂「不切實際」?沒有麵包你哪來的生活,所以你必需持續工作以維持生活,原本厭惡的事情漸漸地也無感。但如果你夠幸運的話,可以做自己喜歡的工作,過著自己想要的生活,這畢竟是社會上的少數例外,於是大家都很認命地當著普通人,過著應該擁有的幸福生活,沒有普羅大眾們,整個社會及經濟甚至幾乎無法運作。只是,沒有人是普通的---至少我是這麼認為---每個人都擁有那麼獨特的自我,一定也擁有對人生的期許,哪怕是希望能夠平淡安穩地過一生,也都如此特別,因為那是「自己想要」的人生,你確切地執行,才能真正說你活過。然而當一個獨特的個體被群體、社會、規範、價值觀等等暴力符號伺虐之後,「活得像個人」以及「做自己」卻成為如此奢侈的荒謬行徑,最後你再也不知道自己想要的究竟是什麼。

你可以說我是沒有經歷過社會殘酷現實歷練,過度理想、自以為是的無知青年,但至少目前的我深信著不去正視自己內心深處的冀望與對人生的追尋,才是真正的不切實際,這是屬於「我」的人生,而非任何人的人生。每個人肯定自己人生價值的方式皆不同,我的方式並不是過著社會所認定「理所當然的理想生活」。當然,人生並非這麼簡單,過程中要面對許多衝突、自我質疑、愛我的人對我的期望、憂心‧‧‧成功與否,也請給我有這個機會失敗吧。

I can never end up like those who can't live and feel life, not because I'm superior to anyone, but because I know who I am and what I want.


p.s.
1. 改編至六零年代Richard Yates非常著名的同名小說,也是TIME前年公佈的百大小說之一。
2. 翻譯這部片名的人真的是應該要綁起來丟到海裡去。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lynnliu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1) 人氣()